「記憶」或是「虛談」? 記憶對每個人都意義非凡,它紀錄著過去生動的情節,形塑著我們當下的樣貌,在不斷的累積下,人們展現出各式各樣的獨特生命。記憶是如此重要,以至於我們可以把它視為「自己」的重要證明,它似乎代表了某種「真實」。然而,記憶真的如我們期望的可靠嗎?很多的心理學研究揭露了記憶的不可靠性,它時常被修飾或是篡改。這種「錯誤」,或是「虛談」不僅是一種日常現象,在嚴肅的場合也時常發生,比如因證人的錯誤記憶而造成的冤假錯案(Loftus, 2008)。關於錯誤記憶,我們一般會視為一種不真實的、需要被糾正的狀態,但在這篇設計研究中,我們希望探索,錯誤記憶可否發揮出正面的效果,在回憶物件的設計積極的運用。

探索 — 關於聲音的虛談記憶 此設計研究希望探索人們的記憶經驗,在「回顧」式的回憶方式之外,可否運用記憶的「虛談性」為回憶設計提供新的可能。我們從聽覺回憶入手,使用生活錄音、懷舊歌曲、語音節目等內容進行多重情境的混合。為了不只是讓聲音產生回顧的效果,而是讓不同聲境互相混合來渲染出新的聽覺上的記憶場景。

第一階段,請參與者一邊聽他們喜歡音樂(對曲目沒有規定),一邊錄音,並記錄下所聽的曲目。一個星期後,我們把所有錄音與參與者聆聽的曲目相混合,請參與者聆聽。 第二階段,我們請參與者提供曾經非常喜愛的歌曲,分以下三類:1.懷舊流行音樂。 2.熟悉的影視劇歌曲。3.生活中常見的聲音,比如電視廣告、垃圾車音樂。接著我們把第一階段混音裡面的音樂,換成這些記憶感比較強烈的曲目,錄音保持不變,再次邀請參與者聆聽。我們發現懷舊感的聲音與現在日常錄音的混合,讓參與者的 回憶產生了明顯的虛構性,也就是「虛談(confabulation)」現象。

不同的回憶中的聲音被混合在一個聲景中,類似不同的回憶場景疊加出一個新的情境,我們稱之為「虛談」。比如把有參與者提供了一段獨白與一段電視節目的聲音。節目是參與者兒時與家人一起吃晚餐時常常收看的節目,獨白是為了這次活 動特意錄製的,在獨白中她描述了大學時看的一部電影,那是一部情色電影。當兩個聲音同時響起後,參與者似乎回到了兒時的餐桌前,與家中長輩共進晚餐的同時自己又抱著大學時的電腦,在偷偷看情色電影。理智上覺得荒謬,可聽覺有一種迷惑的可信感,讓她感到非常新奇。 也參與者提供了一首搖滾樂的現場版,另一個是她兩週前與朋友的日常聊天。混合後,聲音效果她說就像在演唱會聊天,她好像真的來到了現場,與朋友一起。

•••

虛談作為一個設計物的實踐 在上述活動中,參與者是面對混音軟件聆聽的,為了進一步探索這種資料敘事方式怎樣融入日常生活,我們需要把混音的功能作為一個獨立的設計物實現。我們設計了「虛談收音機 (confabulation radio)」,一個以收音機為外型的播放器,主要特點為同時播放兩個音軌,樂曲和日常錄音。

confabulation radio 兩層音軌設計與按鍵功能

confabulation radio音樂切換方式

製作過程

confabulation radio

•••

使用經驗的訪談 我們設計了「虛談收音機」,一個以收音機為外型的播放器,主要特點為同時播放兩個音軌,樂曲和日常錄音,每個軌道分別存入十段音檔,內容由參與者提供。我們請7位參與者試用虛談收音機,虛談式記憶體驗在收音機上依然成立。

虛談收音機的虛談現象 「歌曲是我國小聽的,國小有女生喜歡我,她問我聽什麼歌我就隨便講了這首歌。好像這個時空裡(錄音所在的時間),那個女生又在對話中跑出來… 但是是國小的我去超市買東西。就好像從現在的你變成國小的你,但還在現在的這個時空,有點混亂,可是蠻有感覺的。好像你的感覺會被放大重疊一樣。」

「錄音是我前幾週去看籃球比賽的錄的。歌曲是一個偶像劇的片尾。看偶像劇的時候是國小,國小時也是籃球隊的,當時還有想當籃球員…又想到那個曾經想當籃球員的我 (P.4)」 「這種就比較像,我在車水馬龍的街上吃晚餐,地上濕濕的,不在台北。我是我,其他人不知道是誰,地面溼漉漉的,78 點。(P.1)」( 但錄音時是天氣晴朗的上午,地點在台北,音樂是台北的垃圾車 )

虛談收音機的反思經驗
「現在的東西太被框住了,就是水杯就是喝水,有一個明確的功能,可是這有一點突破原本的框架,你定義它是什麼就是什麼,看你怎麼使用它。如果我用這個東西的話我會有很久很久,它不會是,昂它就是這樣,好像用一下就用完了,有新的我就買新的東西。它可以陪很久。」(P.5) 「那是種照片牆的感覺,好像很多很多的過去一下子向你湧來。跟看相冊不一樣,這是很多的瞬 間一起湧來,好像能連成一片。也許再過二十年我再聽,會淚流滿面啊。」(P.3)

虛談收音機的實體介面設計 「一定要用我的手轉到那,感覺真的是自己觸發的。」(P.3) 「轉動旋鈕,就像扭轉時空。」(P.6) 「感覺很像收音機,聲音好像由很遠的電波處傳來,不在此地。 」(P.6)

虛談收音機在理論上的論述立場 以自傳式回憶,特別是假記憶 (false memory) 來進行可能過去的虛談 (confabulation) 式想像。參與者感受到自己身處在熟悉、又似乎從未發生過的場景中,有明顯的自我指涉感,是一種想像的、非現實的但又有反身性的推測。這給推測設計 (Speculative Design)帶來一種新的觀點,即對另類現實的體驗為目的,而非一種借未來想像以批判現實的觀點。且把推測未來的目光轉移到「可能的過去」這一主題。